目前國內外有機械式、液壓式、電控式等多種斷帶保護裝置,但從實際使用角度來看,還不能完全滿足現場使用要求。主要缺點如下:
- 對輸送帶進行兩邊夾持實現斷帶保護,,它抓捕輸送帶的空載邊,作用面積小,容易造成皮帶的縱向撕裂。依靠斷帶產生的逆向運行產生的運動觸發抓捕器動作,由于運行環境的復雜性導致出現輸送帶速度變化、局部張力消失、下垂位移增大等情況,容易引起誤動作,影響生產。
- 液壓式或者電控抓捕器(邊緣式或者全斷面式),它利用電控系統對檢測信號進行判斷,一旦發生斷帶事故就發出信號啟動斷帶保護裝置,通過壓緊機構、支撐機構與輸送帶的上、下表面之間的強大摩擦力去完成制動,雖然解決了斷帶局部抓捕的缺陷,但是信號采集系統價格昂貴,易產生誤動作,不可靠。液壓式的關鍵問題是日常維護, 關鍵時刻不起作用。
- 單純實現承載輸送帶的抓捕,上下輸送帶沒有聯動機制,可能造成斷帶附加的二次破壞;單向配重導致抓捕行程大,如果輸送帶斷裂發生在抓捕器附近,斷口皮帶可能瞬間飛出,失去抓捕機會等等。
新一代機械式全斷面斷帶捕捉裝置特征
- 純機械式方式: 不受周圍電氣設備和環境電磁干擾影響,抓捕過程中不涉及任何電氣或者液壓提供的動力;結構簡單、穩定可靠、無需日常維護。避免了長時間閑置,突然使用時不能瞬間觸發, 錯過寶貴的抓捕時機。
- 創新的斷帶判斷原理:一直監測皮帶張力變化,將皮帶張力劇降作為是否發生斷帶的依據,通過上下抓捕裝置整條皮帶實施抓捕,完全符合輸送機動力學原理和斷帶特征,從而根除了皮帶異常引起的誤動作和對皮帶可能產生的次生傷害。
- 抓捕力緩慢釋放技術:全斷面、上下帶同時抓捕。上下帶抓捕裝置由各自可上下翻轉的上抓捕架和下抓捕架組成,通過抓捕架自身重力結合扭簧共同作用,快速產生足夠大的翻轉力矩。輸送帶無論正常運行或者斷帶時, 都被完全控制在上抓捕架和下抓捕架之間。抓捕過程第一步是上抓捕架和下抓捕架瞬間開始合攏, 將斷裂的皮帶控制住,避免輸送帶斷裂發生在抓捕器附近,斷口皮帶可能瞬間飛出,失去抓捕機會的情況;第二步是上抓捕架和下抓捕架進一步合攏, 隨松弛的斷裂皮帶運行,上抓捕架和下抓捕架之間的楔狀摩擦塊將越收越緊, 直至最后將皮帶牢牢鎖在皮帶架上。
- 扭簧技術的應用確保斷帶時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感受到張力的變化, 以最短的時間觸發抓捕。相比簡單使用配重杠桿,觸發時間大大縮短。
- 上下抓捕架的應用(上抓捕架向下合攏和下抓捕架向上合攏)使得抓捕行程縮短50%,抓捕時間縮短50%。
- 能夠適用于上運、下運或其他復雜線路(大傾角、大運量、長距離)的運輸皮帶。
- 具有上下帶聯鎖裝置,上帶裝置不動作下帶就不能動作,防止下帶偶然松弛時產生誤抓。
- 抓捕力大, 加上和地面固定, 加上抓捕力量的逐步釋放, 足以吸收皮帶斷裂產生的能量,讓斷裂的皮帶可靠地停下來。
- 量身定做:能夠根據每條皮帶的具體情況設計不同的安裝位置、抓捕器尺寸、抓捕強度、固定方式, 以達到最大的保護效果和最佳的經濟效益傳統抓捕裝置將輸送帶開始反向滑行現象作為判斷是否斷帶的標志。
- 具有快速液壓解脫裝置,一個人即可快速完成。
- 設備壽命至少10年以上。
- 安裝后無后期維護,結構緊湊、簡單、高強度、高韌性。適用于上運、下運或其他復雜線路工況的皮帶輸送機;適用于各種物料下的大傾角的皮帶輸送機。
斷帶抓捕器主要用途
- 在斷帶的瞬間抓住皮帶
- 避免了事故進一步擴展: 將斷裂后的皮帶下行部分牢牢鎖住在皮帶架上,避免了皮帶和其上的物料向下沖擊,損壞托輥、機架或者造成人員的傷亡
- 斷帶后物料不會損失,依然停留在皮帶上
- 恢復生產時間大大縮短, 可以將斷帶后的非正常停機時間減少90%以上
- 橫斷面抓捕,抓捕輸送帶的同時不會對皮帶造成傷害。
- 2臺的抓捕器即可完成對整條皮帶的抓捕,減少設備數量及維護成本。
|